习近平夯实“中国根基”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17-10-1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习近平
央视网消息:“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4年,黑海之滨的索契,习近平回答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告白。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念兹在兹,五年来,中国大地书写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时期“赶考”答卷。一系列顶层设计、一项项改革举措,无不紧紧围绕“人民”二字。
坚持人民立场 筑牢执政之基
河北阜平,骆驼湾。
2012年12月,习近平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给村民送去食用油、面粉等慰问品。“习总书记没有架子,他像咱老百姓一样说话。”农民唐荣斌回忆。
基层,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人民,在他心中有着最重的分量。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说。
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习近平连续3年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这一做法已成为制度性安排,载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截至2017年6月底,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20件,通过修改法律的决定39件、涉及修改法律100件,废止法律1件,作出法律解释9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4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一批重大立法相继出台,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基本确立,民法典编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2017年8月,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开展24次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一府两院”70个工作报告,开展13次专题询问,进行17项专题调研,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一府两院”依法执政、公正司法。
——坚持群众路线,知百姓冷暖。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赴兰考调研。一下飞机,他就直奔坐落在昔日黄河故道沙丘上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习近平拾级而上,神情庄重。他号召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镜,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习近平说。“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五年来,40余次国内考察,习近平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山,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考察领域包括扶贫、城市建设、民族地区经济、军队建设等数十个方面。
——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
“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的承诺。放眼全中国,这一承诺正在稳步成为现实。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产业扶贫方兴未艾,精准扶贫持续发力。截至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贫近1400万人。到2020年,剩余的4000多万贫困人口也将实现全面脱贫。
——改革与法制,“一破一立”相辅相成。
“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寒冷的冬日,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第一法庭内。“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无罪,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历经21年的聂树斌案,尘埃落定。这是近年来一批冤假错案陆续被纠正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法院纠正重大刑事冤假错案34件。2013年至2016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无罪。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正视问题、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也让司法公正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具体而又真实的感受。 与此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也本着“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原则,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不断向深水区挺进。 “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宏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