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新世纪特定国际环境与背景下诞生的新国际组织,至今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上合组织从组织架构设计、定期首脑会晤机制,到实业家委员会和银联体合作非官方平台打造,已经完成了官方与非官方的双机制构建。12月14日至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召开,分析会议传递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结构变化大背景下,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深度合作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并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客观地说,上合组织诞生与发展的大背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初的地区安全合作与全球反恐合作。在过往的14年间,上合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包括防范和打击全球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也本着平等、互利、增强信任与交流的原则逐步走向机制化与制度化,合作内容也从传统安全领域逐步扩大到产经和贸易领域。从成就角度看,上合组织的诞生与发展,不仅发挥了一个现代新型国际组织特有的机制与功能,同时也为全球地区安全稳定和经济平衡发展贡献了独特价值。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间,上合组织取得的成就巨大,合作机制也日渐完善,但鉴于其成立的背景和初衷,以及成员国产业结构差异等各种原因,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总量,相比上合组织成员国拥有的GDP总量和贸易总量仍然较低,仅以中国一年贸易总规模4万多亿美元来看,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不过数千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在深度与广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从务实的角度看,中国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已经奠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本身正在经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而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其它大部分国家,由于自然环境、产业布局与配套等多种因素,其产业主要集中于原材料、能源、农业初级产品等领域。与中国制成品产能相对过剩相比,上合组织成员国则普遍存在制成品产能匮乏,基础设施老化等普遍问题。这样产能合作与产业互补则成为上合组织以产业链进行融合,进而扩大贸易与投资的基础。2014年以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产能合作方面就促成数十个项目,产能合作规模超过200亿美元,这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扩大合作,互利共赢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目前全球经济结构性深度调整并没有结束,大宗产品与资源价格的下跌,包括新技术革命变革,也给部分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坚持地区稳定发展,安全合作不动摇,并谋求成员国之间国际产能深度合作与扩大经济贸易规模,是摆在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现实问题。为此,中国已经积极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努力扩大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往,坚持以“安全合作、产能合作”双轮驱动推动上合组织新发展。
可以坚信的是,本次上合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的召开,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经历了14年的合作与信任再磨合后的新起点。在成员国双边交往持续增加,上合组织内部机制与合作方向顺应潮流不断开拓的前提下,“双轮驱动、互利共赢”不仅是上合成员国在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务实选择。也只有在这个发展方向的推动下,上合组织作为二十一世纪新诞生的新型国际组织,才能迎合时代发展,创造出自己在全球政治经济变化格局中独特的未来。